dc53國產和進口DC53模具鋼比較
發布時間:2019-12-24 02:00:23
dc53國產和進口DC53模具鋼比較,近期有些學者對國產的DC53和進口大同的DC53做了比較在這篇文章所顯示中稱對材料的化學成分和性能都做了對比,顯示質量水平差不多,但我們個人觀點覺得還是有所出入的,因為在我們客戶的反饋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表示壽命有區別。
dc53國產和進口DC53模具鋼比較,我國冷作模具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處于落后狀態,冷作模具鋼的品種規格少,質量水平差是和先進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另外,對于世界上用量大、綜合性能好的新型冷作模具鋼使用量也較少。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撫順鋼廠為首的國內部分特殊鋼廠引進國外先進的模具扁鋼軋制專業化生產線,并對一些厚板軋機進行改造,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冷作模具鋼的產品結構調整。近5年來,通過“十一五”科技攻關,冷作模具鋼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引入了國外先進的Cr8型冷作模具鋼鋼種,豐富了我國冷作模具鋼品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文對東北特殊鋼集團生產的高品質DC53-S扁鋼進行研究,并與國外先進的實物進行對比,反映了我國冷作模具鋼質量水平。
實驗鋼為東北特殊鋼集團正常工業生產的
DC53-S(Cr8Mo2SiV)扁鋼,其生產工藝流程為:電爐
+LF+VD~鑄錠~鍛造開坯~退火~WF540軋制扁鋼~退火。對比鋼材為進口日本大同特殊鋼公司的DC53扁鋼。兩種鋼材的橫截而尺寸均為255 mm x45 mm,化學成分見表1。在兩種鋼材的不同部位(邊部、1/4處、心部)截取lOmmx lOmmx lOmm金相試樣,進行組織觀察和硬度測定。對退火態的試樣分別進行退火硬度測定、退火組織觀察、夾雜物與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評級,并采用金相軟件對共晶碳化物的粒度分布百分比進行統計。熱處理在箱式電爐中進行,測定淬火、回火硬度,觀察淬火、回火組織;淬火組織和共晶碳化物組織用10%硝酸酒精腐蝕;退火和回火組織用4%硝酸酒精腐蝕。沖擊試樣采用U型缺口,其尺寸為lOmmxl0mmx55mm。采用金相顯微鏡進行基體組織觀察。dc53國產和進口DC53模具鋼比較。
2.1成分及夾雜物
從表1可看出,國產DC53-S鋼的化學成分和進口DC53鋼的化學成分基本相當,尤其是S,P含量的控制,與進口鋼材在一個數量級上。表2為實驗鋼的夾雜物評級結果。可以看出,國產DC53-S鋼和進口DC53鋼的夾雜物含量基本相當,進口DC53鋼還含有A類夾雜物,而DC53-S則還含有DS類夾雜物。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國產DC53-S鋼的潔凈度和進口DC53鋼相當,尤其是在硫化物夾雜的控制上要好于進口DC53鋼。
2.2退火組織硬度及碳化物
DC53-S和進口DC53鋼的退火硬度分別為232和222HB,硬度均勻。DC53鋼含有較高的C含量和Cr含量,因此在鋼液凝固的過程中會形成共晶碳化物。這些共晶碳化物顆粒大,很難溶解,只有通過熱加工才能改善其形狀和分布。共晶碳化物經軋制后破碎成塊狀分布在鋼中,之后的退火很難改變其尺寸和形狀。而受凝固冷卻速度和軋制變形量的影響,軋制后鋼材心部的共晶碳化物分布狀態是更差的。圖2為實驗鋼的心部退火組織,破碎后的共晶碳化物分布在球狀珠光體基體上。兩種鋼材的共晶碳化物尺寸相當。另外,DC53鋼共晶碳化物的尺寸和破碎程度明顯好于D2鋼,這也是DC53鋼沖擊韌度好于D2鋼的原因。
dc53國產和進口DC53模具鋼比較,按照GB/T 14979-94對兩種鋼材的共晶碳化物不均勻度進行評級。如圖3所示,兩種鋼材的共晶碳化物都以輕微的帶狀形式沿軋制方向分布,不均勻度都在2級以下。同時,為了定量分析兩種鋼材中共晶碳化物顆粒的尺寸分布情況,采用金相圖像分析軟件SISC IAS8.0對不同尺寸共晶碳化物所占的而積百分比進行統計,結果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經軋制后的DC53鋼中小于2 },m的共晶碳化物含量更多,隨著碳化物尺寸的增大,其含量百分比逐漸減小。但從約16 },m開始,含量出現增多趨勢,直到20^-30 },m,含量百分比出現第二個高峰。總體來說,DC53-S鋼和進口DC53鋼的共晶碳化物均勻度基本相當。
東锜精密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是專業的一站式模具材料解決方案供應商,于1981年從業高品質模具材料,擁有豐富的供應經驗,為客戶提供從原材料鋸切到粗加工,從熱處理到精加工的一站式整合服務。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我們僅作為信息分享。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tokaits@163.com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返回列表